2010年6月21日星期一

在啟德的日子

為了做一個關於啟德發展的專題,過去一個月,走訪啟德舊機場不下10次。可以走的角落,差不多走遍。理論上不可以走的地方,實際上也走了不少。每次進去,行來行去至少3小時。我不會說累,因為進去的時候,身旁通常會有一個背着大批器材的攝影師。

不幸地跟過我去啟德的攝影部大佬,事後就曾因此在辦公室跟我說:「跟你做嘢真係無啖好食。」而當他發現跟我漏夜在啟德行了幾小時,最終只出了一張郵票大小的照片的時候,他的表情有如遇上晴天霹靂。

另一位無啖好食的攝影師,跟我走到舊機場跑道,等了良久等不到拍照的時機,卻等到一舊黑雲,大雨飄至,他由頭濕到落腳,連底褲都不能倖免。過了一、兩星期,同一個攝影師在烈日當空的中午跟我重遊舊地,曬到額頭皮膚灼痛。

從以上例子可見,如果我是郭台銘,富士康的跳樓員工,應該已經過百。

報道最後出了近50張照片,以本刊的專題來說,算多,但仍遺漏不少具記錄價值的場景。這裏分享幾張,希望它們不至石沉大海,同時補充一些稿中沒法包括的內容。當然,最精彩的內容,都刊在今期的 U Magazine :p

這個是開版的版面,照片、設計俱佳。
啟德去年底開了一個草地板球場,供板球總會練習和比賽之用。其實在啟德的空地,周日也有南亞裔人士打板球耍樂。


舊機場的跑道末段,現已成為一個地盤。夾在維港兩岸的燈光之間,夜裏就算不帶電筒,也可清晰看到附近的環境。
從九龍仔運動場往樂富方向看,會望見一個有紅白格仔的山頭。那些紅白格,是以往提示飛機降落的指示。我訪問啟德機場達人阿拔時,他說政府如果還想保留甚麼舊機場遺迹,就應該好好保育這個人稱「格仔山」的山頭。
爬到上「格仔山」山頂,可眺望現時的啟德風貌。

在「格仔山」的山頂上,見到一個人工搭建的燒烤爐。
龍津石橋,建於1873年,二次大戰日據期間被清拆,並埋於啟德機場的填海區。政府近年發展啟德,將其發掘出土。
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